安装热线:
压力容器安装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施工准备阶段
人员准备: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起重工、焊工、电工等)必须持证上岗,所有参加压力容器安装的施工人员应熟知安装流程、相关的图纸和规范。
技术资料准备:确保施工图纸齐全,施工主管技术人员已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图纸交底,施工人员已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程序内容,同时施工记录表格也已具备。
书面告知:在施工前,需要书面告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现场准备:
土建基础达到要求,并经验收处理合格,办理过基础交接手续。基础附近的地下工程已完成,场地平整硬化。
施工运输临时道路已整修,保证运输畅通。
施工用的照明、用电设备及材料齐全,满足施工要求。
安装用的起重设备已到场。
二、基础验收阶段
压力容器基础使用前必须办理中间交接证书。
基础中心线、标高等标记应齐全、清晰,螺栓长度应符合技术要求。
三、设备开箱验收阶段
办理手续:设备就位前,应及时办理压力容器安装开工告知,并由当地技术质量监督局批准。设备开箱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加。
技术文件和资料检查:包括制造厂家压力容器制造资质证复印件、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压力容器设备总图、本体图、技术特性表、竣工图等,应齐全并符合规范要求。
设备验收:设备及备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装箱清单相符;外型尺寸及管口方位应与设备图相符;外观检查应无损坏、变形、锈蚀等,质量合格。
交接与保管:设备验收合格后,应办理交接手续。设备开箱后应妥善保管,防腐蚀、防损坏、防丢失等,管口、人孔等应封闭。
四、设备安装阶段
安装基准线标定: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或技术文件要求标定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对相互间有关联或衔接的设备,还应按关联或衔接的要求确定共同的基准。
设备地脚螺栓检查:安装前应对设备地脚螺栓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及锈蚀;同时检查设备的方位标记、重心标记及吊挂点,对不符合安装要求的进行补充。
基础处理:需二次灌浆的设备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一般不低于10mm,密度每平方分米3~5点为宜。需放置垫铁的位置应铲平,其水平度偏差应小于2mm/m。
垫铁设置:垫铁放置在地脚螺栓两侧,斜垫铁应成对使用,搭接长度不小于全长的3/4。垫铁组深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且调平后灌浆前用定位焊焊牢。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mm左右,每一垫铁组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并不宜采用薄垫铁。
设备吊装就位:按照工艺管口方位图找准设备的安装方向,然后利用起重机具吊装就位。设备的找正与找平应按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中心标记、水平标记)对应设备上的基准测点进行调整和测量。找正应在同一平面内互成直角的两个方向进行。设备找平时,应根据要求用垫铁调整,不得通过紧固或放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进行调整。找正或找平结束后,紧固地脚螺栓并将垫铁点焊成一体。
五、压力试验阶段
试验准备:设备及与主法兰连接的设备的压力试验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在试验前,应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保持干燥,以便检查泄漏。同时,应清除螺栓上的铁锈和污垢,螺纹部分在清除铁锈后应涂油脂。
试验操作:压力表的量程宜为试验压力的2倍,但不得低于1.5倍和高于3倍,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压力表应安装在设备的更高处和更低处,试验压力值应以更高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并用更低处的压力表读数进行校核。在试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六、验收与交付阶段
设备检查与确认: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特别是对立式设备的垂直度和卧式设备的水平度进行检查,确保安装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办理验收手续:设备检查合格后,应办理验收手续,包括隐蔽记录、二次灌浆等环节的确认和签字。同时,将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整理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使用。
交付使用:经验收合格后,压力容器方可正式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安装流程繁琐且复杂,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同时,应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